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關於【捨棄】及【階級複製】



【關於捨棄】

我不太看電視的,然而今天卻因為想陪陪家人而開了電視,好巧不巧正在撥進擊的巨人。亞妮準備逃離王都,丟下被壓在毀壞的建築物下傷重的艾倫。艾倫的胸口被木塊刺入,卻因為看見夥伴奮力(效果卻不大)的戰鬥,而萌生了強烈的生存意志,甚至連結起了那些打算殺光、逐出所有巨人的信念。於是口中冒出了這句艾爾敏曾經說過的話:

「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什麼都無法改變」

我瞬間閃過了許多記憶片段。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非常著迷,甚至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我當時對未來的規劃。那時想著:改變,意味著要拋棄什麼以換取什麼,也就是說,不太可能一手握住既有的生活,享受著規律日子的舒適、熟悉環境所帶來的安全感,又同時望向憧憬的未來。這句話的出現,似乎正面的回答了當時沉積已久的疑問,當時的我如獲至寶,好像也像現在分享了這句話。於是,「捨棄」便成了當時我整頓生活的一大策略:我有沒有捨棄足夠的量,以挪出空間給未來的生活,甚至在某些面向整個砍掉重練、汰舊換新(?)。當然,要放下原有的美好事物也不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惋惜與感傷總是免不了。所幸(?),之後拜讀了許多文章及提摩西‧費里斯的著作,暗自確立了這是條通往理想生活的必經之路,於是乎,也就沒這麼多好捨不得的了。

回過頭看,整頓過後的生活,頗為滿意。不過,這一句話也一定程度的對我造成了傷害。

以負面的角度來看待。捨棄,於所謂改變而言,是一種方便、快速、不拖泥帶水又不負責任的方法,如同起身抖落一些塵埃,好不簡單。有時,總覺得說難聽一點跟切割、背叛沒有什麼兩樣(艾倫老是自顧自的變成了巨人,害死了其他遵守作戰指揮的小兵),是一種單方向的破壞了某種既已存在的價值連結和穩定默契的粗糙做法,並無進行妥善解決。新兵訓練期間,坐板凳的時間很長,偶爾細細的咀嚼這些過去,還是會對許多人、許多事深切的感到愧疚,也為自己的不成熟感到抱歉。「捨棄」的乾淨俐落,似乎帶給了我逃避的理由,把許多雜亂的情感扔去了黑暗的某處,不予解釋也不予理會。如同國防部政戰影片中,忖度著抗戰期間加入國軍「打鬼子」的年輕人們,背對著家鄉,一走就是幾十公里無法回頭。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麻煩)。也像是國民黨政府與二二八,共產黨政府與六四,是歷史的傷痕,不被記取的經驗,當作沒發生比較輕鬆。但直覺告訴我,不把這處理好,未來必定再度遇到,只是我恐怕還需要一些時間、一點技巧。

雖然「捨棄」有這些壞處(當然可以設法處理好),但好處卻說不完啊,有機會再慢慢整理,在此列一句話做參考:

「忙碌只是偷懶的一種形式,你只是懶得思考和分辨自己的行動,結果多半你做的事都無關緊要。」— Timothy Ferriss



【關於階級複製】

回高雄的路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讀者投書】李柏寬:受教育者的框架與階級複製現象──一個明星高中學生的反思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700

一方面默默地羨慕這準大學生文筆真是不錯,準確的道出了頭腦清晰一些的「讀書人」都應該要發現的事,以及隱藏在十二年國教爭議底下最根本的判斷。另一方面,想起了我在新兵訓的期間,對於所謂「受教育者的框架及階級複製現象」更是特別強烈。

作為曾經的明星高中學生,受困在狹窄的「高知識份子(?)」階級裡,當兵前不知道多久沒看過別人吃檳榔了,何況是一整群一起吃。浸泡在不同的階級,觀察全然不同的消費組合,嘗試揣測各種行為背後的道理,感受真的很特別(雖然我並沒有很喜歡)。突然想起了之前看過的長文《寒門再難出貴子》(http://b.bbi.com.tw/Salary/1IrUsUgd.html),好像一下子都得到了解答 -因為他老爸老媽同儕是這樣子。他為什麼刺青、為什麼國中畢業、為什麼做水泥板模、為什麼虛張聲勢、為什麼戴金項鍊、為什麼喜歡改車。乍看之下這是很不負責任又廢話的偷懶觀點,但又何嘗不是呢? 我們的出身,多半直接塑造了我們20歲以前的思考、行為模式,及喜歡、不喜歡那些事物,和該服膺的階級價值。你家人朋友做些什麼事,於是你跟著做些什麼事,簡直一點都不奇怪,因為我們總是不知不覺的順著統治階級為了該階級所立下的遊戲規則行事(而且彷彿不照著此規則玩你就要輸到底了)。

閃過腦海中的一句話是 Peter Thiel 說過的:

「我認為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最能彰顯獨特性的事是:試著獨立思考。」


不知怎麼地最近寫到文末竟然都會想到可以引用的句子,該不會也被制約了吧。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關於台灣加入 TPP 的簡單分析


因為被下臉書廣告而獲得了一篇不錯的文章。

【Viking Bar 專欄】台灣急著加入美帝的 TPP 聯盟,日、紐等國卻尋思離去?



這篇文章介紹的頗詳細的,讓人民對外惡的 TPP 有個底。畢竟 TIFA 也復談那麼久了,近幾年內「被簽約」 TPP 可說是必然的趨勢。台灣好像不那麼多人討論 TPP,反正討論了也改變不了什麼。台灣一直以來都深深地依賴著美國,地位其實跟一個州差不了多少,看看國民兩黨也不敢有什麼反對的聲音(甚至還積極爭取、大力吹捧)。


不過其中的內容好像有點恐美(?),因為各國的反彈其實主要就是(弱勢國家)區域經濟整合的代價,也就是經濟自由化的代價。自己小小的紐西蘭、祕魯、馬來西亞加入TPP,那當然會被美加這種超級強國殖民。台灣跟中國也是一樣啊,想起了之前「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 -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也是在討論克魯曼的核心邊陲理論中的磁吸效應什麼的。談判代表如果笨笨的不清楚自己在跟誰簽約、簽什麼內容,那也許還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比較好。我直到最近才了解這口號不是隨便喊喊的。


至於假借智財權行使網路審查,也是邪惡的國安局一直以來都想要染指的部分,sopa cispa pipa acta 隨便查都一堆不良紀錄,只是包裹在 TPP 就真的很賤很聰明,再加上ISDS,真的簽下去,美國政府離世界政府的距離就不遠矣。


文末關於 RCEP 的討論其實應該可以更豐富一點,因為這可能是我們區區島國少數比較可以使得上力的部分(?)。共產陣營欲藉由經濟掐住台灣的脖子,雖然有主權上的風險,但加入 RCEP 將增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定程度上減少美元震盪造成的傷害,使金融業成長(好像也不是好事),和制衡美國對台影響力。台灣過去重度依賴美國,老美應不樂見我們向老共陣營靠攏,可以藉此提高 TPP 的談判籌碼,或許在這之間有些斡旋的空間。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趙藤雄的案子看了幾天仍然覺得一頭霧水


趙藤雄的案子看了幾天仍然覺得一頭霧水:

1.一般來說打狗看主人,尤其葉世文的主人又是國民黨榮譽主席的兒子,這次廉政署跑在媒體爆料的前面,反常的有點主動喔。

2.趙藤雄跟馬江關係相當良好,何況大巨蛋、松菸有可能把馬市長一併拖下水,稱馬金情治單位教訓吳氏父子,恫嚇地方諸侯也不完全合理。

3.遠雄這種咖都要賄絡了,其他到處獵地的建商怎麼會沒有連環爆,為何針對趙藤雄? 選舉要到了,這些建商多半是民代與首長的金主,誰會想要對抗這麼龐大的利益? 何況八大建商在內科跟汐科蓋了一票工業區豪宅都還在推。

4.應該跟儲君朱立倫脫不了關係?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即興的樂趣



上個週末與一群夥伴到台中去帶設計思考工作坊。扣除兩位行政,每一位教練都必須講一段課程。而在我人生中可能難以忘懷的有趣事情,就這樣自然的(?)發生了。


之前有許多到外接案子的經驗,而前幾次的經驗告訴我,大多數的情況中,適度的即興演講是能為我帶來更好的演說效果的。於是天真的我萌生了一個很壞的主意,不然就來試試看(高程度)即興演講吧!


按照習慣,我們總會有許多次的驗收時間,確認大家都有準備好自己的投影片以及課程內容,但這次因為時間緊湊,加上個人時間較難配合,於是都沒有被驗收到。而我也很過分的把之前前輩的投影片上傳上去當成自己的投影片,交差了事。


於是我就帶著一份,有稍微想過,但沒有模擬過的投影片到台中。(姑且稱為30%準備演講好了)


禮拜五的晚上我們到了下榻飯店,休息一下後,我們開始討論第一天工作坊的內容,以及執行第一天課程的最後一次驗收。我負責講述的課程是 storytelling (說故事),是最後一段課程,所以明天才輪到我。


工作坊的第一天,就這麼歡樂的過去了。晚上去了東海大學旁邊的夜市吃吃喝喝,又在浴缸裡泡了好一段時間的澡,享受這舒服的房間。約莫大家洗完澡後,我們就聚在同一間房間,開始橋第二天的流程及細節,以及最後一次驗收第二天的課程。


就在驗到我前一位講者時,我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



「反正我都只有準備30%了,倒不如現在來用個5%準備、95%即興演講好了!



越想越興奮,於是我把我腦海中閃過的內容,快速的製作成了一份新的投影片。內容大概只有三頁還是四頁。我在腦海中感受 TED 講者那種不做作的隨意感。依附著心中的感覺,伴隨著思緒的流動,自然而然地吐出最真實的每一句想法。光是想像就覺得酷斃了!


這可能是我有史以來最緊張的演說了。


我站在筆記型電腦旁邊,講述我前幾天看的一部電影「心靈勇氣」。然後不知怎麼轉的轉到想像創投在你眼前,而你要demo你的產品,靠的就是一個強勁、餘韻無窮的故事。最後還順口講了一個我完全無法理解當時為什麼會這麼講的東西「你知道嗎?三明治伯爵,其實並沒有發明三明治,他其實發明了烤麵包,但是叫烤麵包伯爵就太難聽了,哈哈。」這是我在某個TED演講上聽到的,我覺得非常好笑。


於是我就這麼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我自己的演說中,自顧自地,好像沒有意識到任何我演說以外的東西,印象中大家好像聽得頗認真。


但結果卻出乎我意料的......大失敗。大家露出了無言以對的表情,場面尷尬到不可置信。


現在想想,其實只要稍微考慮,就知道必定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了。但因為當時的興奮、狂妄、說衝就衝,所以就這麼幹下去了。不管課程內容,只講自己想說的,本質上跟因為爽所以把討厭的對象抗布袋、打一頓好像沒什麼兩樣。


當然,結果最後我立刻用了一個以前的投影片,稍微修改潤飾一番,隔天順利的過關了。但是至今回想起來,仍舊覺得不可思議,懷疑自己當時到底著了什麼魔,竟然有這樣的勇氣與自信。



反省一下,實在是頗為有趣的。我的行為的三個可能的理由:

1. 隨意發揮的自在感

之前的文章網路寫作的意義是什麼,提到寫作的本質正是思緒緩慢、無法預期的朝著某個方向流動的結果,是從一個問題出發,探索可能解答的過程。也就是說,你不可能在你下筆前就知道你會寫出什麼東西。同樣的道理,我抱持著一個,我在演講前應該不可能知道我會講出什麼東西,而是專注在當下,順著想法整理成一句又一句的論述,並快速取得觀眾的回饋,調整自己的演說內容。


2. 即興的爽快感。

原因我想是,將專注力完全投注於當下的情境,使得自己能完全享受在演說當中,即興的控制住整個場面,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當下面對著廣大人群,要及時應對各種狀況,沒有失敗的理由,非常的刺激。

不知道為什麼腦中突然閃過,眾多動畫、漫畫中角色間的決鬥。憑藉著某種原始的本能,他們拋棄得失心,專心地享受戰鬥帶來的樂趣。

另外,即興,意味著保留著任何的可能性,面對無法預測的變化,有機的、自然的發展出有趣的結果,這也是頗令人玩味的。


3.無謂的自大

這有點像是一流主持人以及三流主持人的差別,一流主持人把自己完全投入在節目內容中。於是他隨口說出的串場及笑梗,顯得相當自然風趣。即時根據狀況反應,也更符合當時節目的氛圍。而三流主持人則在節目中顯得特別不自在。擬好的搞、套好的招顯得斧鑿斑斑,場面串接的不順暢,也無法即時根據現場觀眾的狀態反應。

這樣一比,我當然自認是一流主持人啊。況且我以前的經驗告訴我,內容準備得越不完全,預先設定好的內容越少,我的表現就越好。那這樣100%即興表現應該不錯吧。即便有很大的失敗機會,我應該總是會成功吧。

(顯然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是相信決定論的,根據我的個性、環境、思想,遲早都要出這個包的。這樣也好,獲得了許多有趣的發現,以前還沒發現原來即興這麼好玩。



怒評「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這篇文章看完了讓我感到不舒服,內文除了標題那句可以勉強接受以外(似是而非),其他的當作心情日記看看就好。


「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簡單分析一下,這篇文章頭三段是在描述求學時期中必然會經過的「茫然」狀態(成績不好也不壞,不確定自己要什麼,想做特立獨行的決定就想到其他人也是這樣過來的),以及紐西蘭的大學如台灣般的開放(功課不會有人逼你),目的是與絕大多數的讀者取得共鳴。

大多數學生(包含我自己)常常不曉得究竟書要讀到什麼程度才夠?要拚的人很多,能拚的人更多,可門就那麼大,你若發現自己不屬於那種特拚的人,每當想做一些比較特立獨行的決定又想到其他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但在不確定因素太高的情況下,是不是通常就選擇回到社會規範好的教育制度求一份保險和心安?

接著描述一位「馬克思學長」,很認真讀書、很有目標,對比自己總是「上網爬文寫部落格」(又與讀者共鳴了,身邊總有目標堅定,勇往直前的人) 學長只好秉持著媽媽經的口吻說

「你可以不要再浪費自己時間了嗎?我們是來這裡讀書的耶。」

馬克思學長的苦口婆心沒有獲得作者(讀者)立即的認同,或多或少都有怨懟,作者在這個時候直接喊出了多數讀者的心聲,直讓讀者心癢難耐啊。

「學歷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想做的事情沒有一扇窗或者一條路的讓我前進?為什麼學校教我們的事情總是有那麼多的教條式框框架架?」我憤慨地說:「難道我不能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嗎?難道讀書就真的那麼重要嗎?」
讀者此時已經把自己全然的套入作者的角色中了,完全任由作者擺布。
接著作者拉回現實,表示他當時聽不進馬克思學長說的話,進入職場終於懂了,緩緩地拉出主旨。

他不是要表達學歷是一個人畢生追求的目標,也不是要表達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只是想告訴我:「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野心時,你要做的是靜下心來學習。」

我們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自己心中所求,可是在選擇離開校園前,應該先充分地思考自己的天分、特質、興趣、夢想在哪裡?如果有,你又為你的夢想做了那些準備,有沒有不計成敗、不管未來如何的勇氣去追求? 

學歷真的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學歷的過程中學到了多少。而若我們有能力拿出比學歷更簡單更能評判自我的價值,當然可以很大聲的說學歷不重要,可是如果尚未有能力,卻還拼命的說學歷不重要,那也只是憤青的自我安慰罷了。


單看標題這一句話實在滿有道理的(標題救人),但從馬克思先生的出現跟承接下來的文章,不學長越來越感到不妙,甚至差點把正在吃的便當從嘴裡噴出來。天啊,這不就是被華人發揚光大的「你先聽我的(靜下來學習),之後你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文化嗎?難怪身為道地的鬼島島民的我這麼有同感。我們從小就沒主見,從小被安排到大。小學國中的就是「乖乖讀書,考個好高中,之後你想怎樣就怎樣」;高中也是「乖乖讀書,考個好大學,你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交男/女朋友就盡量交」;大學就是「四年準備一下就過去了,不要被當掉,考得好研究所,你就可以去追求你的夢想了」;研究所就是「先把論文寫完,文憑拿到,找個好工作,想做什麼就都隨便你了」;工作就是「你先忍耐,從小咖幹起,等變成主管了,你就有更多多餘的時間金錢可以用了」;變成主管「忍耐一下,在十年小孩就大學畢業了,那個時候就可以退休了,想幹嘛就可以幹嘛了」;退休後(如果沒有臥病在床,身體還能行動)那麼恭喜你,你自由了(歡呼)!


是我漏看了嗎? 到底「靜下心來學習」跟「學歷」有什麼關係? 「學習」跟「靜下心」又有什麼關聯? 又是從哪一句話開始讓靜下心來學習跟學歷打上關係的? 追求學歷的過程,真的能學到想學的東西嗎? 講一些講到爛的極端例子,Steve Jobs 休學決定追求人生意義時,他沉醉在搖滾樂中、吸食了迷幻藥、學習禪學、飲食療法、追求悟道,這個算是靜下心來學習嗎? Bill Gates 休學開發 BASIC 語言是靜下心來學習嗎? 鋼鐵人Elon musk 攻讀史丹福材料科學博士,入學兩天休學創業,這個算是靜下心來學習嗎? 這些人太壞了吧,怎麼都不好好靜下心來學習。他們任何一人「當時」有辦法拿出比學歷更簡單更能評判自我的價值的東西了嗎? 沒吧,每個人都認為他們白癡死了,神經病,自毀前程。


「學習」跟「靜下心來」八竿子打不著,跟「學歷」更是一點鳥關係都沒有,「能力」、「學歷」、「學習」、「靜下來(苦讀)」這些概念竟然被如此地代換自如,偷渡一堆沒有道理的封建想法,不打掉重建實在不知從哪裡下手。


在華人社會中,「學習」總是特別功利主義,彷彿「靜下心來學習」(中國古人案前寒窗苦讀形象)後,一切人生將如你所願,揮灑自如,往後再也不用這般痛苦了。但近代教育理論卻發現,人們主動跟隨興趣,追逐夢想,才是展現天賦(與過的快樂)最好的方式。從小的時候,就引導他們摸索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而非齊頭式的灌注學術知識。因此他們的高中生可以很自豪地說「我的興趣是電子學跟數學」,而我們的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興趣多半是看電影、聽音樂、看韓劇。約莫 15、16歲後就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對哪個領域特別有興趣(不管是學科、運動或是生活方式等),要怎麼享受接下來的人生。而我們呢,多半不太喜歡思考,不太規劃人生,也沒什麼時間自我嘗試(最快也要大學畢業吧),可能到死前都還覺得自己的興趣是看電影、聽音樂、看韓劇。

興趣不是「阿卡拉達布拉」,就會變出來的,也不是你「靜下心來學習」「在追求學歷的過程中」就可以知道的。他需相當漫長的摸索時間,需要常常空出整天,需要細心體會,用力的感受,用力的「玩」。無奈的是,我們的社會沒有提供這樣的時間,只會從學術機構中送出一批又一批的老屁孩,對未來、對生命、對社會,一點概念都沒有。


唉,火氣太大了,言之過重。我還是有看到許多展現獨立思考(在台灣,只要有這能力就必定會展現出來),對生命充滿熱誠的年輕人。

學習的目的不是成就野心(幹更不是取得學歷),學習的目的就是學習(中的樂趣),而成就不過是學習的副產品罷了。學習絕對不是痛苦的、忍耐的(妄想某一天會出頭天的),而是非常愉悅的。上述偉大的人,就是要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學習中,所以才離開學校,放手追逐自己生命中的熱情,用力地把自己的興趣玩成專業。

記得「三個傻瓜」中說的「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追著你而來」。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網路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這幾天讀到了些關於「寫作」的文章,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架過幾個部落格,卻不慎滿意的狀況。

為什麼呢?心中糾結了幾個主要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

1.網路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2.是要寫給誰看?

3.該寫什麼樣的內容?


藉由這次機會,重新梳理心中的想法。


網路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老實說這個問題困擾了我非常久。對我而言,這可以代換成「在網路上公開(或半公開)發表內容的意義是什麼?」尤其是臉書上許多好友(稱為「聯絡人」更為恰當)發表了一些如 “想睡覺”、”想吃大餐”、”想逛街買東西”、”又熬夜了”、”早安” 等內容,都會一再提醒我人類是多麼神奇有趣的生物。夜半三更睡前要告訴人們自己睡了、睡醒告訴人們自己醒了、去做了什麼運動、看了什麼書、喝了什麼咖啡……,我沒有讀什麼心理學或生物學,但顯然人類似乎有某種很強大的動機去說些什麼,甚至近年成長最快的公司都跟發表意見、發送圖片、上傳影片的方便性與群眾互動的特性有很大的關係。


以台灣而言,過去到現在發表內容的工具總是不少。早期的桌上即時通訊軟體,狀態列總要打些有的沒的。不久後,無名小站、PTT個版成為人們主要發表內容的空間,近年來則是社群服務大行其道。雖然我都曾經使用,但我始終不很確定在公開平台發表意見的意義是什麼。這似乎是很直覺的、很本能的、很古老的本能,但在此就不做社會學研究了。


對於網路寫作的意義,稍微分析一下,大致可以歸根於以下幾種動機。使用者的動機通常不只一種,甚至典型為某一種動機而寫作的反而少之又少,多半參雜了不同比例所調和而成。


「分享心情」多半是普羅大眾,是網路影響社交生活的一環,藉由揭露自身的狀況來達到親密關係,或者從中獲得同儕認同。分享心情分為兩種,一種是分享給了想法相近的朋友(對分享者有好感的人),另一種是分享給不想看到你的人(多半已經結下樑子,但虛擬或真實生活中仍然有機會接觸,所以表面上是友好的人)。若是前者,彼此都可以得到快樂,是人類互動的重要價值;若是後者,則會得到反效果,使厭惡你的人更加討厭,尤其是分享者的目標在於展現自身優越的條件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演化出了許多實用的分享工具(搞到使用者無時無刻都想要分享)可供選擇,使得因分享心情而寫作的戰場離開了部落格。喜歡欣賞照片的人可以去Instagram、喜歡玩遊戲的可以到Line、喜歡傳特殊影片的可以用Snapchat、喜歡偷窺別人隱私的(?)可以到Facebook。況且,經過幾年的教訓(?),現在人們多半不會沒頭沒腦的隨便在網路公開自己的私生活,頂多只想跟朋友分享自己有趣的生活(而不是想被上司看到自己喝醉酒倒在路上的照片)。因此近年來想要分享心情的使用者通常已從網路寫作平台(部落格或其他CMS)轉移到互動性更強的社交平台上頭。


「累積群眾」:藉由提供論述、有價值(或人們有興趣)的內容,來換取讀者的注意力,取得人們的支持,以增加利益(影響力、話語權、資本報酬等)。這也是不少社會運動參與者、專職部落客、名嘴、創業家、社群經理、媒體、政治人物中,許多市儈者在做的事,是網路內容的重要產出者。隨著閱讀的群眾增加,這種權力便持續擴大,可以幫助世界,也可以導致邪惡,不過一定可以賺錢。他們典型的特徵是把讀者當顧客,以衝高PV(PageView)為準則。相對於第一種寫給自己爽的大眾,這種使用者通常是認真的(辛苦的)在「經營」部落格(或其他CMS),逼迫自己一定時間內產出吸引人的內容(比方說炒作議題、熱門話題、搞笑圖文、翻譯大量內容……)。他們是網路上的知名人物,如同真實生活中的藝人。他們受到大量關注,主動迎合市場,出書、演講是常做的事,具有帶動輿論的功能,因此不能隨心所欲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通常決定好了特定目的才創立部落格(如同已經設定好了風格才出道的藝人),尤其注重品牌形象。其主要目的是增加自身利益,因此對社會可能會帶來好的影響,也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突然想到,現代傳播理論大師麥克魯漢的《認識媒體》提到「媒體的「內容」只是小偷隨身攜帶的鮮美肉塊,用來引開守護心智的看門狗。」這種利益之龐大,必須好好注意。


「利他主義」:相對於第一種樂於分享心情的普羅大眾,和第二種積極累積群眾的市儈者,最後一種使用部落格(或其他CMS) 的則是無私分享知識的利他主義者。他們希望傳遞知識、貢獻社會、揭露真相,典型人物如教授(小咖,因為大咖多半受到世俗沾染)、社會改革領導者、思想家等。他們對於世界有一套自己的信念系統,並且努力地想告訴世界。忽然想起了《Good to Great》(從A到A+) 中Collins在作者序寫到:在完成這本歷時五年的巨作前,Collins 曾經在家附近的一條蜿蜒山路慢跑,接著坐在他最喜歡的觀景點欣賞風景,他忽然冒出了一個問題「究竟別人得付多少錢,他才願意打消出版這本書的念頭?」在腦海中的數字跳到約莫一億美金時,也差不多該下山了。他發現即使有一億美金的重賞,也不願意放棄出版這本書,或許是因為他骨子裡就是教師性格,沒有辦法想像居然把自己近幾年的研究成果跟世界各地的知識分子分享。之所以出版這本書,正是因為秉持著這種教學相長的精神。


這三者動機在不同人身上,以不同比例搭配起來,就是現今網路上內容產出的理由。


回想起過去寫作的動機,多半都是受到鼓吹,鼓吹著寫文章的眾多好處:累積客群、塑造個人品牌、找好工作、訓練文筆、累積材料……,於是弄了部落格,並投入時間寫。其實說穿了,這種概念的意思就是「這對你未來很有幫助喔,努力就有利益」,沒錯,就是上述所謂的第二種動機發作。於是,這個做為「個人品牌」的部落格總是力求完美,於是投入流行的題目,拼拼湊湊、排版設計一番,結果圖文並茂、說理流暢沒有贅字,介紹地像是參考書一樣扎實,為我帶來了不少流量。但持續不了太久,便關門大吉了。我確實有從寫作中獲得種種好處,也著實有從流量與回覆中獲得成就感,那為什麼會收攤?


那時,我寫下深刻的內容以展示自己並非表面功夫,收集完整詳細資訊以表明內容的正確性,用嚴謹的寫作邏輯來論證自己的想法,一篇文章投入10小時並不為過。每次長時間高密度、緊繃的完成了一篇文章後,我獲得了所謂的「獎賞」,但這種獎賞對我的吸引力並沒有原先想像的強烈。反而,那投入大量的時間心力的痛苦卻被放大了,恨不得寫完這篇就再也不寫了。高度要求的下場就是越來越難構思好的架構,越來越難以取得好的素材,越來越難以下筆。



我好像沒有從中看到寫作對我的意義。


就如同過去求學歷程一般吧。努力的讀書並不是因為樂於學習,而是可以從成績中獲得認可,從考卷上獲得成就感。如同職場一般吧。努力工作不是因為樂於工作,而是可以從上司的肯定中獲得認可,從薪水中獲得成就感。生命中總有太多意義不明的事情,究竟為何要寫作?我並不想隨便在網路上留下我的隱私,也不喜歡為了累積什麼實力才寫部落格,也沒有如大師班有研究成果可以分享(事實上應該還是有,只是怕笨拙的言論在往後傷害到自己)。


有一天,我讀到了,有物報告翻譯Paul Graham的「這是網路寫作的黃金年代」,才終於豁然開朗,非常建議點進去看。原來我們對於「寫作」的概念是如此的落後,總是帶著「好的文章」應該要有何內容、設定的既定印象,想著我的讀者想要看怎麼樣的文章,想著這樣的敘述有沒有什麼漏洞、缺陷。卻忽略了,寫作的本質,直覺上的,正是思緒緩慢、無法預期地朝某個方向流動的過程。寫作並非一開始就站在了特定立場,並未了這立場而辯護。而是寫下了題目,讓手、眼、腦三者浸泡在想法的大海內,尋找著有價值的線索並拉出一束一束的脈絡,最後弄懂某一件事。


我似乎感受到了笛卡兒在撰寫第一哲學沉思集時思緒的流動,他一開始想到的是自己從幼年就搞錯了很多事情,於是為了避免持續弄做,應該把很多東西都徹底地懷疑過,如果不是完全確定無疑的東西,那麼他就不會相信。他希望尋找某個堅定可靠,絕對不會錯的東西當作世界的基礎。他發現他所接受的各種信念,都是藉由感官而來,於是他考慮感官是不是真的那麼可靠?接著嘗試了一個又一個的思想實驗,最後得到的一個小結論:主體「我」必定存在,不然就不會有這個正在思考、懷疑、肯定、被欺騙的東西了,也就是「我思故我在」。


後人分析了他的文章,整理出了他的架構,用了更簡單、清晰的排版,刪減、加註後的版本展示了笛卡兒的想法。看似更方便、實用的學習方式,卻失去了跟著思想家笛卡兒當時的思路前進的過程,並不盡然會得到更多想法。


回頭看看最初的三個問題,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1.網路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2.是要寫給誰看?

3.該寫什麼樣的內容?


透過這樣的思考旅程,我了解到寫作不是為了向別人解釋自己,也不是什麼培養讀者,更不是在做報告。而是為了自己而寫,為了獲得題目的答案而寫。寫作就是手眼腦並用專注的把思考的內容實體化,內容當然就是那些埋藏在儲思盆中,作者最真實的素養。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交易成本與管理 (transaction cost & governance)



前言 preface

台大商研所江炯聰教授於其「談判:協同之決策」跟我們討論了對交易成本的看法並融合了許多個人觀點,讓我許多新的想法,非常推薦去聽。

前陣子,經濟學大師 Ronald H. Coase 逝世,享年102歲,引發不少討論。

Coase 的基本介紹

他被認為是新制度經濟學的第一人,是著名的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em)、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 的提出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其論文 《The Nature of the Firm》、《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可以對他的理論有更深入的了解。《The Nature of the Firm》是其於1937年提出,內容不長,但卻對後世造成了極為重大的影響。主要解釋了企業為什麼存在,以及企業擴大的因素與限制。《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則是討論交易成本(可理解為外部性)與產權制度安排的關係。

另外 Coase 以其學術的重要貢獻於 199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for his discovery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property rights for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y"

但交易成本理論能具備如此大的影響力,很大的因素是因為受到 Oliver E. Williamson 將其學說加入到組織理論、法學之中,可稱為一種重要的跨學科的學術創新。


Williamson 的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Williamson 論文中有張圖很有意思,也許我們可由此衍生出更多的思考。
(原圖經過個人簡化與修改,對原圖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 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Williamson, Oliver E.》 )


(縱向指的是交易頻率,由上到下從低頻率到高頻率。橫向指的是特殊性,由左到右從標準化到特殊。)

特殊性越高,交易成本也越高。可能增加搜尋成本(蒐集商品相關資訊)、信息成本(來回討論細節)、議價成本(契約、價格的討論) (Williamson 1985)。可部分理解為技術性越高,生產難度較高,替代性較低,或者更加的客製化。同時很可能產生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情況。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肚子餓想要買碗牛肉麵。老闆正準備下鍋的時候,你突然想起好吃的牛肉麵的方法。

你:要加三湯匙的酸菜,牛肉要一半有筋的一半沒有的。
老闆:呃....好吧
你:還有,湯只要7分滿,麵要一半粗一半細。蔥要有一點焦但不能太焦

這時老闆會叫你滾蛋或乾脆自己煮算了。原因在於,你所點的牛肉麵特殊性太高了。契約內容太複雜,使得老闆製作你這碗牛肉麵所產生的交易成本太高,還不如不跟你做生意。


交易頻率越高不確定性越低,因此(一般而言)交易成本較低未來很有可能要進行多次的交易,因此較不容易發生背叛與欺騙的情況,可降低監督交易的成本(Williamson 1985),進而尋求雙方利益的均衡。如果雙方僅進行一次性的交易,則風險較高,特別容易發生違約的情形。 Game theory 中著名的一次性的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也可以做相當程度理解。單次交易中,局面呈現背叛對方可使自己獲得更高的利益時,人們會尋求自身的最好的選擇而放棄整體的最大利益

舉個例子:有一天你肚子又餓了,看到家裡附近開來了一個便餐車。於是你去便餐車買了一個便當,吃完後腹瀉過度而掛急診。但你想找便餐車理論時,便餐車消失了!! 之後你再也不去買便餐車的東西吃了,而選擇去有店面的便當店用餐,就再也沒有發生類似情況了。

原因在於,一次性的交易,雙方很有可能因為個人最大利益而欺騙對方,但若是雙方未來有可能繼續交易的話,情況將緩和許多。若是店面以低劣的食物欺騙消費者,將來很有可能客人不再前來,甚至遭到提告或其他報復手段。



「傳統交易」Market governance(圖中左側):

此情況中,交易頻率可高可低,產品幾乎無特殊性。可以傳統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
是傳統經濟學所指涉的市場交易,以供給、需求、交易價格為主要考量因素。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是非常標準化的產品,其特殊性極低。產品同質性高,技術水準低,容易大量製造,許多種類的原物料可做參考

比方說"大豆",全世界種出來的大豆(通常)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今天我跟美國買或是我跟中國買,因為產品差異不大,主要考量因素取決於其交易價格 (消費者:你便宜我就跟你買)。理想上可理解為完全競爭市場,較不會因為交易的次數而對雙方(組織)關係有所影響。設想擺滿一排自動販賣機,你可以地在不同的自動販賣機選擇可口可樂,此時該可口可樂的價格就是你唯一的考量因素。



雙邊管理 Bilateral governance (圖中中下):


此情況中,交易頻率高,產品特殊性中等,可藉由雙邊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我們可以從比較利益的角度來看。都交易雙方同時都可以生產兩種產品 A 與 B ,但是其中一方擁有生產 A 的相對優勢,而另一方擁有生產 B 的 相對優勢。此時雙方互相技術合作將對彼此產生最大利益,鞏固彼此優勢。與上述傳統交易的不同是,其產品特殊性較高,技術性較高,外人較不容易切入市場

舉例:我家世世代代善於製作麻辣鍋,湯頭用多種中藥熬煮,味道相當好。而你則是世世代代善於製作鴨血與豆腐,能輕輕鬆鬆做出美味的鴨血與豆腐。然而原本我自己製作鴨血與豆腐味道不這麼好,而你自己熬煮的湯頭也不夠味。於是我們兩人簽定契約,一起開立一家新的麻辣鴨血店。我提供湯底,你提供鴨血豆腐。最後成功於市場熱銷,其他麻辣鴨血店均無法製作出好的鴨血豆腐又同時煮出好的湯底。合作使得我們雙方達到更大的利益。



三方管理 Trilateral governance (圖中右上):

此情況中,交易頻率低,但特殊性偏高。於是可以加入第三者(3rd party)以降低交易成本
由上討論可知,交易頻率低意味著風險較大(不確定性較高),因此交易成本(監督、違約成本等)上升。特殊性較高意味著技術性較高、替代性較低,容易產生資訊不對稱 (information asymmetry) 的情況產生,容易導致交易成本上升。因此這是風險極高的情況。我們需要第三者,作為監督、協調、仲裁等等,使雙方利益較容易達成均衡。

舉例:退休時,我好不容易存了 5億,打算買一艘潛水艇環遊世界。然而,潛水艇實在是相當特殊的產品,我連我想要的潛水艇的規格都說不出來。而且,我對潛水艇毫無常識,如果潛水艇商人跟我說潛水艇其實只能潛到500m深,我也只能信了。此時為了避免他欺騙我,我可以去找潛水艇專家加入討論,一同簽約,使賣家不敢為非作歹。或者請專業律師從旁協助審視合約,可使我獲得較多利益。

因為我們通常不會買超過一艘的潛水艇 (交易頻率低),潛水艇技術性高(特殊性高),很難自行製造。因此為了保障我們的利益,最好還是於交易時加入第三者。



單方處理 Unified governance (圖中右下):

此情況中交易頻率偏高,產品特殊性偏高 ,為降低交易成本,單方面統一處理可降低交易成本。因為產品的技術性較高,交易成本較大(議價成本、信息傳遞成本等等),偏偏交易頻率又相當高,違約風險較低,乾脆單方面處理就好


舉例:接續最上面牛肉麵的例子。
你想要吃的是 加三湯匙的酸菜、牛肉要一半有筋的一半沒有、湯只要7分滿,麵要一半粗一半細、蔥要有一點焦但不能太焦的牛肉麵。最後好不容易以500元拜託老闆製作後,老闆答應了。然而因為味道太好了,於是你決定以後每天早餐午餐晚餐消夜都要吃這種牛肉麵。可是想著想者,既然我個人對於牛肉麵的要求這麼多,又想要餐餐吃,那我乾脆自己製作就好了啊,不然一碗500元吃下去花費太高了。

舉例二:接續麻辣鴨血鍋的例子。
我們合開的麻辣鴨血店成功攻佔市場。三十年過去了,每天都有大量的交易產生,因為我們仍舊屬於不同的公司,有許多溝通上的不便。於是最後我決定出價併購你的鴨血豆腐生意,由我統一掌管。這樣就不必辛苦議價,傳遞資訊也更方便了。

注意,麻辣鍋案例中,兩個案例最大的差別為,後者提供了更完整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前者可能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賣給我鴨血豆腐,然而後者我把鴨血豆腐整併進入公司成為我的部門,就可以更完整掌握商業優勢,降低交易成本


最右上角重複的部分就是交易頻率極低、特殊性極高的情形,此時風險最大。應仔細分析應該加入第三者或者單方面處理何者較佳


以上是對於 Williamson 對於交易成本與管理理論的簡單說明,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啟發。尤其在賽局理論方面得到許多印證。



其他案例

回到囚徒困境的例子

甲、乙兩名嫌疑犯涉嫌闖空門,結果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兩人罪行。使得警方將甲、乙分開囚禁,並分別和他們見面,且提供以下選擇:

        若你認罪並作證檢舉對方,而對方保持沉默,你將即時獲釋,對方將判監10年。
        若你們都保持沉默,則雙方同樣判監半年。
        若你們互相檢舉,則二人同樣判監2年。

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當各自以彼此最佳的選擇做為前提時(檢舉對方),並不一定能帶來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若以一次性的賽局為例,為了脫離這種低交易頻率、特殊性高的局面,我們可以選擇加入第三者,或者單方面處理

A 加入第三者:找一個外頭的黑社會老大。訂定若有人背叛了對方,則即使獲得假釋,仍然遭受到黑社會老大的懲罰。

B 單方面處理:一方全權相信對方,全然接受對方的指示,從彼此懷疑轉為合作,互相不背叛對方。


另外,我們也可以藉由提升交易頻率,降低交易成本
舉例來說,記得有先電影場面中,特務執行任務時,會依其執行的進度而階段性的給予報酬。總報酬假設1000萬,可能在接受任務時就先給400萬,接著完成了一半的進度後再給予300萬,最後任務達成再給予300萬。這樣對交易雙方的好處是,可以降低受到背叛的風險。若是雇主一開始就丟下1000萬請特務完成任務,則難保證特務拿了錢不會直接走人。相反的,若是約好最後完成任務在匯款1000萬,也很容易跳票。

其實就某些角度而言,法律的存在也可視為第三者。因為若是使用激進的手段爭取個人利益而損及他人時,法律可做為第三者懲罰欺騙的行為。或是雙方有民事上的衝突,可選擇在法庭上解決,法官作為第三者可為雙方爭議進行(較為公平的)裁決

瑞士國土不大,人口不到一千萬。但作為永久中立國,其政治中立,是調解問題最好的第三者。許多國際組織將辦事處設於瑞士。時常匯聚全球政治、商界重要人士討論許多議題。四月初,朝鮮半島局勢不穩,瑞士也曾經出面調解。


前美國總統 Reagan,是保守派、反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代表。在就職典禮上曾說過 "Government is not the solution to our problems, Government is the problem.",意識形態強烈。外交作風強硬,任內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態度由圍堵改為全面對抗。曾經擔任8年的加州州長,其重要閣員許多來自加州(加州幫)。但其任內許多醜聞風波不斷,親近的官員一批接著一批被定罪。

可以設想其與其閣員運作的模式。從民主黨總統卡特手中接手時,通貨膨脹嚴重,經濟非常糟糕。其新政的特殊性高,要處理頻率也高。因此他選擇交由身旁的人以貫徹其理念與充分授權 (內部處理),降低交易成本。最後成功使得經濟復甦、失業率降低,政府也獲得了更高的稅收。


仔細思考會發現生活上有更多例子。